在全球新材料科技快速地发展的背景下,钒作为一种关键金属,不仅在能源储存和电池制造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其附加值的提升更是众多企业争相追逐的目标。近日,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先进金属院”)的创新举动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该院申请的一项名为“一种玻璃表面原位还原镀覆二氧化钒薄膜的方法及其应用”的专利,或将成为推动钒产品附加值提升的关键突破。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信息,该专利公开号为CN119661087A,申请日期为2024年11月。专利的技术核心在于利用惰性气体与还原气体的协同作用,将五价钒源与玻璃在温度梯度下进行高温反应,从而在玻璃表面镀覆一层二氧化钒薄膜。
这一方法的优势不仅在于其工艺过程迅速、条件温和,还在于成本相比来说较低、可拓展性强,使得该技术很适合大规模生产。尤其是在“智能窗户”这一新兴领域,二氧化钒薄膜的应用潜力巨大,有望推动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展。通过提升钒产品的附加值,成都先进金属院不仅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更能在广阔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钒的需求正在持续增长,尤其是在全球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背景下,钒电池因其高效能和长寿命被大范围的应用。根据最新的市场研究报告,各类钒产品的市场需求预测在未来几年将迎来明显地增长。然而,许多钒产品在生产的基本工艺上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影响了其市场竞争力。
成都先进金属院的这项新技术,正是基于当前钒市场的痛点而生。通过在玻璃表面镀覆二氧化钒,不但可以提高钒的利用效率,还能够赋予其新的功能性,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钒的经济效益将得到非常明显提升。同时,作为一种能大大降低建筑能耗的新材料,二氧化钒薄膜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为推动绿色建筑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成立于2017年的成都先进金属院,注册资本达21053万人民币,至今已经参与了197次招投标项目,并拥有1263项专利与54个行政许可。这一系列的数字不仅显示出该院在研发技术和市场布局方面的能力,也反映了其在行业中的地位。
作为一家专注高新技术领域的研究机构,成都先进金属院将继续依托其强大的研发能力,推动钒及相关材料的创新与发展。这不仅对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更是对整个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成都先进金属院的二氧化钒薄膜专利,代表了我国材料科学领域的一次重要进展。它不仅提升了钒的附加值,更为新材料技术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机遇。未来,随着智能化建筑与电池技术的发展,市场对二氧化钒薄膜的需求必将增长。
提升附加值,推动科学技术创新,成都先进金属院的探索之路或将为更多相关行业和公司可以提供借鉴与启示。钒产品的未来,将在这一技术革命中迎来新的篇章。我们期待这项技术的商业应用能够早日落地,并为绿色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 被散户遗忘的有色稀缺资源老大股价3元全国第一社保重仓